字號: 大 中 小
炎炎酷暑下,一道“殺生魚”讓人倍感清涼。
蔓越莓冰棍。
一場味覺與視覺的雙重盛宴。
莓莓熊日出冰咖啡。王世琛 記者 蘇強攝
愛上一座城,始于行走,終于文化,趣在美食。
地處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,東極撫遠獨得造化垂青,被賦予“中國鱘鰉魚之鄉(xiāng)”“中國大馬哈魚之鄉(xiāng)”“中國淡水魚都”的美譽,是一座漁業(yè)資源蘊藏豐富的寶庫。
千百年來,赫哲族漁獵文化的印記也深刻留在撫遠人的舌尖。當(dāng)?shù)厝税呀拥酿佡涋D(zhuǎn)化為萬千風(fēng)味,讓吃魚的美學(xué)開出花兒來。蒸煮煎炸,酸甜咸辣,江魚的每一種吃法,都能讓游客們“魚”罷不能。
除了魚,撫遠還有一張新的城市名片——亞洲最大的蔓越莓生產(chǎn)基地。一顆營養(yǎng)豐富的“小紅莓”,憑借獨特的口感、出眾的顏值和無限的包容性,為舌尖上的撫遠解鎖了更多可能,也為邊境小城注入更多“City含量”。
赫哲漁獵文化的“生魚美學(xué)”
要吃魚,來抓吉。
抓吉就是撫遠烏蘇鎮(zhèn)抓吉赫哲族村,地處烏蘇里江畔,與黑瞎子島相距10多公里。在赫哲語中,它意為“金色的魚灘”。
已經(jīng)過了午飯時間,抓吉村東頭的烏蘇里酒家,仍有老饕聞香覓食。
赫哲族招待親友,常以“殺生魚”表示尊敬。管敬軍抓起一條鮮美的大鯉魚,不去鱗,先將魚肉從骨上剃下,切成薄厚適中的魚片,再將魚片切成絲,最后把魚絲從魚皮上片下來。一套動作行云流水、一氣呵成,一張魚皮被完整地保留下來。
老管58歲、開飯店30多年,刀工了得。他將“殺生魚”切出了“高級范”,令圍觀的食客們贊不絕口。
回到后廚,他將鹽、味精、米醋、辣椒油等佐料倒入切好的魚絲中,再配上土豆絲、圓蔥、香菜,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赫哲族美食就做好了。
魚生擺上餐桌,食客們一吃一個不吱聲。“香而不腥、涼滑爽口、味美異常。”來自安徽的齊女士吃到顧不得抬頭。
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”赫哲族是中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。千百年來,赫哲人依然眷戀著傳統(tǒng)的食魚文化,保留著最原始最簡單的美食體驗,魚的吃法不下百種。
烤塔拉哈外酥里嫩、軟綿爽口。江水燉江魚,能吃出鮮蟹的味道,是赫哲人走到哪兒都忘不了的味道。“全魚宴”高度還原了赫哲族漁獵文化,充分體現(xiàn)了黑龍江地域特色,是游客到撫遠最不能錯過的旅游體驗。
赫哲人吃魚講究時令,花樣翻新,每一口都是鮮和美珠聯(lián)璧合的產(chǎn)物。如果要問赫哲人憑啥敢生吃魚?那絕對是對江水純凈度和江魚品質(zhì)高度自信。
撫遠大馬哈魚宴傳承人姚玉忠說,常有大城市的飯店來撫遠挖廚師,但是技藝再高超的廚師,都復(fù)刻不出在撫遠做魚的那種味道。究其原因,是撫遠水好、魚好。
不久前,知名文化IP“冰姐扒書”主理人于冰也來到撫遠,探尋江魚好吃的秘密。她提到,“撫遠是魚的天下,如果你愛吃魚,這里會讓你既幸福又痛苦。”
對了解撫遠的人來說,這種幸福不言自明:這是吃魚世界的小宇宙,“每一口魚肉都像咽下了一條江河”。而痛苦就是,當(dāng)你曾見過吃魚界的天花板,再去吃普通的養(yǎng)殖魚,就會有“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”的強烈落差感。
赫哲人不僅精于烹制各類鮮魚美食,還會將魚加工成魚干、魚毛(魚肉松)、熏魚等制品,精心儲存以便日后食用。這些延長赫哲人生命長度的美食,如今也成為備受游客青睞的伴手禮。
魚香賽道的“卷王”之爭
撫遠市區(qū),做魚的賽道非常“卷”,逼出來不少名店名廚。
福山街,坐落于鬧市區(qū)。這條300多米長的街道,有30多家飯店,其中多家飯店以魚為金字招牌,“鱘釜園鮮魚火鍋店”便是其中之一。這家店不是當(dāng)?shù)刈钤缱鲷~鍋的店,卻是把魚鍋做得極具美感的一家。
45歲的李軍,當(dāng)廚師30年。早上九點,他就開始準(zhǔn)備一天的食材。先將一條半米長的鱘鰉魚放到案頭,麻利地抽出白色的魚筋、切下魚鰭,再分出魚頭、魚尾、魚背、魚肋、肚腩等部位,而后切條、斬塊、削片……李軍解剖魚肉的過程,玩出了庖丁解牛的味道,簡直讓人過足了眼癮。
李軍專門去上海學(xué)過“姿造”。晶瑩剔透的魚肉,被整齊劃一地擺放在裝滿冰沙的盤子上,配上青菜,裝上兩個錯落有致的小陶罐,再用一條紅錦鯉模型點綴,一盤魚肉仿佛重獲新生。
吉林游客溫先生和朋友說,撫遠魚肉就是一個嫩字,再配上店里的靈魂小蘸料,“小味滋一下就上來了!”一場味覺與視覺的雙重盛宴,讓遠道而來的客人,吃到吧唧嘴。
撫遠大廚們對食魚文化的繼承,也追隨著時間的腳步和游客的多樣性需求,悄然千變?nèi)f化。福山街上的“品味名廚”,字如其名。這家20多年的老店,裝修升級后,將中國風(fēng)與撫遠漁獵文化、東文化、日出文化完美結(jié)合,讓吃魚更具文化底蘊。
店主姚玉忠從業(yè)近30年,做菜“走心”又“創(chuàng)新”。有“見多吃廣”的游客說,吃了半輩子魚,沒想到能把魚做出這么多菜來。姚玉忠說,這句話是游客對他廚藝的最好褒獎。
“四季福源魚湯面”,是一家網(wǎng)紅店,一天最多能賣出200碗魚湯面。店主董福慶是新?lián)徇h人,憑借一碗魚湯面,他的人生更有“錢途”和方向。
“小紅莓”解鎖邊境小城的“city味”
旅發(fā)大會開幕前,小城撫遠盛會氛圍濃厚。撫遠客運口岸的一個條幅惹人注目,上面寫道:魚莓映東極,山水永相依。
“莓”就是指的撫遠地標(biāo)性產(chǎn)品蔓越莓。一顆顆鮮紅的蔓越莓,如同跳動的音符,奏響了撫遠美食創(chuàng)新的美妙樂章。
早在2017年,當(dāng)撫遠的蔓越莓綴滿枝頭,當(dāng)?shù)夭惋嫿绫汩_啟了一場舌尖上的創(chuàng)新之旅。“遠宏魚館”的吳康義率先行動,不斷解鎖蔓越莓的創(chuàng)意吃法。
涼拌白菜點綴上蔓越莓果干,松仁玉米升級為蔓越莓玉米、蔓越莓鍋包肉、蔓越莓廣式叉燒鱘鰉魚、蔓越莓果醬配奶香芋泥、蔓越莓牛奶布丁……這些以蔓越莓為靈感的佳肴,不僅豐富了撫遠的美食版圖,也讓吳康義的餐館人氣高漲。“蔓越莓鍋包肉,外酥里嫩,酸甜中又帶著自然的清香。”重慶游客譚桂榮說。
在國內(nèi),撫遠蔓越莓一直都是低調(diào)的存在。直到2024年初,“小砂糖橘勇闖哈爾濱”引發(fā)南北互動熱潮,撫遠蔓越莓作為黑龍江“回禮”火爆全網(wǎng),并掀起一輪“全國農(nóng)業(yè)大摸底”。
去年,撫遠瑋美莊園生產(chǎn)的蔓越莓啤酒,曾代表黑龍江特產(chǎn)與廣西文旅南北聯(lián)動,為廣西贈送了10萬瓶蔓越莓啤酒。如今,該公司蔓越莓啤酒日銷量在2000瓶左右。預(yù)計今年秋季,小伙伴們還能喝到該公司生產(chǎn)的蔓越莓飲料。
在撫遠飯店,吃江魚、喝蔓越莓啤酒,飯后再來一根“小莓好”的蔓越莓冰棍,是不少外地游客的標(biāo)配。品一口蔓越莓啤酒,游客曲銘回味無窮,“啤酒融合了蔓越莓的酸甜和淡淡的啤酒味,入口清爽不刺激。”
摸余咖啡店,是外地文藝青年來撫遠的打卡點。去年秋季,店里推出蔓越莓日出熱咖啡、蔓越莓拿鐵、莓莓熊日出冰咖啡、蔓越莓冷萃咖啡等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飲品,讓撫遠“city度”拉滿。
“蔓越莓包容性大、可塑性強,有底氣,有張力。它與撫遠魚文化是相輔相成、互相襯托的。”在撫遠市餐飲烹飪行業(yè)協(xié)會會長劉濤看來,蔓越莓作為撫遠“新奇特”的城市名片,給當(dāng)?shù)氐娘嬍澄幕瘞眍嵏残缘挠绊憽?/p>
劉濤是個有情懷的餐飲人。他目光堅定地說,撫遠餐飲人骨子里鐫刻著對家鄉(xiāng)文化的深沉自豪感。我們堅信,在政府的引領(lǐng)下,撫遠餐飲人一定會帶著這份熱忱,以美食為媒,把更多承載著地域特色與文化底蘊的佳肴,呈獻給遠道而來的游客。(記者 丁燕)